中国历史上历代对赤芍、白芍的考证辨析

分享到:
点击次数:3380 更新时间:2019年12月23日20:09:32 打印此页 关闭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8年12月第33卷第12期  CJTCMP , December 2018, Vol . 33, No. 12为:“芍药,一名其积,一名解仓,一名诞,一名余容,一名白术。

   神农:苦。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二月、三月生”,增加了芍药的别名,生长时月,性味等记载。《本草经集注》(约公元480年至498年)是梁朝陶弘景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二书合在一起,加上陶氏的补注而成,收药约730种。书中首载:“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减当归。道家亦服食之。又煮石用之”。说明陶弘景已经注意到当时临床应用的芍药有赤白之分。白芍药以白山、蒋山、茅山出产的最好,即今江苏省江宁县、南京紫金山、句容县。赤芍药功效与白芍药有差别,赤芍药有利下作用。《本草经集注》是目前认为最早提及芍药有赤白之分的本草著作。但除此之外,并无更加详细的论述与说明。因此,此时期的医学著作已经认识到赤芍与白芍的不同,但对赤白芍的区别没有详细的记载。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90年至960年)唐代《新修本草》(公元659年)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该著作较系统的汇总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二书中有关芍药的记载内容。其中关于芍药的记载为“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日华子本草》集诸家本草著作的内容,约成书于五代十国吴越天宝年间,原书早佚,佚文保存在后世本草著作中。唐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日华子本草》中对芍药的记载:“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赤色者多补气,白者治血。此便是芍药花根。海盐、杭越俱好”。在唐代的综合性医著当中,芍药仍然是极为常用的药物,而且在临床用药时也已经区分赤芍和白芍。如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都提到了赤芍和白芍的名称。但是综观《备急千金要方》所载5 000余首方剂中,提及芍药的方剂有127首,而提及白芍的仅有2首,赤芍仅有1首,且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未分赤、白芍而统称芍药。《外台秘要》中载方6 000余首,提及芍药的方剂有441首,而其中提及白芍者仅有4首,赤芍仅有3首。说明在隋唐时期,虽然有部分医方在临床用药时区分了赤芍和白芍,但数量却极为鲜见,临床上大量应用的仍然是芍药。宋金元时期(公元960年至1368年)北宋初开宝年间,由政府组织刘翰、马志等编著《开宝本草》(公元973年至974年),书中所载芍药“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两色”。嘉祐年间,由政府组织苏颂编著《本草图经》(公元1061年)中载:“芍药,秋时采根,根亦有赤、白二色”。寇宗奭所著《本草衍义》(公元1116年)中记载:“芍药,全用根,其品亦多,须用花红而单叶,山中者为佳,花叶多即根虚。然其根多赤色,其味涩苦,或有色白粗肥者益好,余如《经》”。王好古所著《汤液本草》(公元1238年至1248年)中记载:“气微寒,味酸而苦”;“今见花赤者为赤芍药,花白者为白芍药,俗云白补而赤泻”。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097年至1108年),是现存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本草著作,载药1 580种,书中有关芍药的记述均为宋以前诸书内容的又一次汇总,因此对芍药的认识是此时期最全面的一本本草著作。其记载芍药:“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元代时期各医家对芍药的认识基本延续元代以前的。因此,宋金元时期本草著作中明确指出芍药有赤者和白者两种,植物形态及功效方面不同,花色有红白两色,赤芍与白芍的鉴别方法主要是根据根、花的颜色。此时期的本草著作中已经在药物有了区别,但尚未将芍药分为白芍与赤芍进行专题论述。明代时期(公元1368年至1644年)现存本草著作中,明代的《滇南本草》最早将芍药分为白芍与赤芍两种论述:“白芍味酸,微甘,性微寒,主泻脾热,止腹痛,止水泄,收肝气逆痛,调养心肝脾经血,舒肝降气,止肝气痛”,“赤芍味酸,微辛,性寒,泄脾火,降气行血,破瘀血,散血块,止腹痛,散血热,攻痈疽,治疥癞疮”,使临床使用芍药有了白、赤之分。虽经考订,二者系同一植物,只是加工方法不同,但两者主治应用也不尽相同。《本草品汇精要》(公元1505年)是明朝政府组织刘文泰等30人编著的本草巨著,书中明确将芍药分为白芍药、赤芍药两种,每种药名下先记述《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原文,然后又分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助、反、制、治、合治、禁20项详细论述,附有彩色药图是书中一大特色,其中芍药图二幅,赤芍药开红花,白芍药开白花。

   明代陈嘉谟所著《本草蒙筌》(公元1565年)中记载芍药:“味苦、酸,气平、微寒”;有赤芍与白芍之分述:“赤芍药色应南方,能泻能散,生用正宜;白芍药色应西方,能补能收,酒炒才妙……赤利小便去热,消痈肿破积坚,主火盛眼疼要药;白和血脉缓中,固腠理止泻痢,为血虚腹痛捷方”,明确区分了白芍与赤芍的主治功效。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中记载药名及内容仅为芍药一种,其气味:“苦,平,无毒”,但在论述芍药时说到:“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也是肯定了芍药有赤白之分的观点。杜文夑撰《药鉴》(公元1598年)中记载芍药:“气微寒,味酸苦,气薄味浓,有小毒,可升可降,阴也。入手足太阴二经。生用则降,酒浸可升。其用有赤白之异,赤者泻热,白者补虚,赤者能泻肝家火,故暴赤眼洗与服同”。因此,明代时期对芍药的认识有了一次质的飞跃,使临床真正将赤芍和白芍区分开。清代时期(公元1644年至1840年)清代以后的大部分医学著作将白芍与赤芍分别立项论述,对各自功效主治记述更加丰富。汪昂撰《本草备要》(公元1694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均为现代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常用药物。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载,白芍为芍药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ea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效。赤芍为芍药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 Peaonia lactiflora P.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根,药性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效[1]。究其性味功效的历史沿革,发现芍药虽作为中药使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古代本草著作中关于芍药一名,包含了白芍药、赤芍药两个品种,以芍药混称,难免会造成一定混乱。若临床用药时,不能依据病证特点区别使用不同品种的芍药,必然会对临床疗效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论文通过疏理历代本草著作,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有关芍药、白芍、赤芍性味效用的历史沿革,为芍药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本草文献学依据。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芍药之名,最早于公元前6世纪《诗经》中记载,如“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经·郑风·溱洧》);“士与女往观,因相与戏谑,行夫妇之事,其别则送女以芍药,结恩情也”(《郑笺》)。古代“勺”与“芍”二字相通,勺药即是芍药。继《诗经》之后,《山海经》也记载了芍药之名,“秀山其草多芍药、芎穷”(《山海经·北山经》)。从《诗经》和《山海经》来看,先秦时期芍药是较为常见的花卉。芍药在医学中的应用,首载于1973年出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方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其中记载药名多达240余种。其中芍药见于3个方剂,应用于2种疾病。其一,乌喙中毒,“屑勺药,以半杯,以三指大撮,饮之”。其二,疽病,“治白蔹、黄芪、芍药、桂、姜、椒、茱萸,凡七物。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其余各一,并以三指大撮一入杯酒中,日五六饮之,须已”。因此,先秦时期,虽然没有本草专著流传下来,但已有应用芍药治疗内科乌喙中毒、外科疽病的临床记载,可见芍药作为药物应用的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秦汉时期,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书中记载了芍药的性味功效主治及生境等,认为“芍药,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此乃芍药最初性味功效主治的文献记载,奠定了后世芍药临床应用的基础[2]。《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书中共载药215种,其中,经常使用芍药配伍组方,分析其使用频率,全书高达56次,前5位的药物使用频率排序依次为甘草、桂枝、生姜、大枣、芍药。芍药在经方中的主治功效有敛阴和营,缓急止痛,清热止利,柔肝调气,养血活血、通血脉、安胎止漏,去水饮、利小便,苦泄通便,养阴助阳,敛阴和阳。后世认为此处的芍药包括白芍与赤芍两种。因此,在秦汉时期,临床运用芍药灵活广泛,应用频率高,可惜因当时历史时期所限,无赤白之分,致使后世医家对此期芍药的应用多有争执。魏晋南北朝(公元222年至589年)《名医别录》(公元220年至450年)和《吴普本草》(公元420年至589年)是魏晋时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的本草著作,两书均对芍药有较为细致的论述。《名医别录》收录了汉代到魏晋时名医在《神农本草经》中增加的资料,是魏晋时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书中载:“芍药,味酸,微寒,有小毒。主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一名白木,一名余容,一名犁食,一名解仓,一名鋋。生中岳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暴干。须丸为之使,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此书增补了芍药的功效、药物别名、主要产地、采集时间、炮制方法,以及七情配伍的使、恶、畏、反等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本草著作中有关芍药的记述。

   魏朝吴普所著《吴普本草》中有关芍药的记载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8年12月第33卷第12期  CJTCMP , December 2018, Vol . 33, No. 12• 5665 •年)中明确指出:“白芍补血泻肝涩敛阴,苦酸微寒,入肝脾血分,为手、足太阴(肺脾)行经药。泻肝火,安脾肺,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敛逆气,散恶血,利小便,缓中止痛,益气除烦,敛汗安胎,补劳退热”;“赤芍药主治略同,尤能泻肝火,散恶血,治腹痛坚积,血痹疝瘕,经闭肠风,痈肿目赤。白补而收,赤散而泻。白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能行血中之滞。产后俱忌用。赤白各随花色,单瓣者入药”。书中虽然分别论述了白芍药和赤芍药,但在性味上并没有论述两者有无差异,在白芍药条下称:“苦,酸,微寒”,在赤芍药条下只是称其主治略同,进而论述了赤芍的功用特点,可以看出在汪昂看来,白芍药与赤芍药的性味当无明显不同。黄宫绣撰《本草求真》(公元1769年)将白芍与赤芍分别立项论述,“赤芍专入肝,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叶天士所著《本草再新》中记载:“白芍药泻肝降火,润肺健脾,养血和血,消湿止泻,敛汗宽中。赤芍药泻肝火,和脾土,行血和血,治腹痛腰痛,调经滋肾疝瘕,利肠分通小便”。将清以前诸位医家对赤白芍的论述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可概括为:白芍:消湿止泻,治泻痢后重,补血益脾,缓中止痛,除烦敛汗,养血和血,除痢安胎。可以养肝脾真阴,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恐横,止肝气痛,胁痛,安胎热不宁。赤芍:凉血,泻肝火,专行恶血,破积泄降。治腹痛、胁痛、坚积,血痹、疝瘕、经闭、肠风痈肿、目赤。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能行血中之。近现代(1840年至今)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公元1909年)中载芍药“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单煮之其汁甚浓)。善滋阴养血,退热除烦,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之要药。为其味酸,故能入肝以生肝血;为其味苦,故能入胆而益胆汁;为其味酸而兼苦,且又性凉,又善泻肝胆之热,以除痢疾后重(痢后重者,皆因肝胆之火下迫),疗目疾肿疼(肝开窍于目)”。“芍药原有白、赤二种,以白者为良,故方书多用白芍。至于化瘀血,赤者较优,故治疮疡者多用之,为其能化毒热之瘀血不使溃脓也。白芍出于南方,杭州产者最佳,其色白而微红,其皮则红色又微重。为其色红白相兼,故调和气血之力独优”。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主要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载赤芍性味苦,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小结概而言之,芍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梁代陶弘景始将芍药分为赤白二芍。唐宋金元时期本草著作中明确指出芍药有赤、白芍之分,两者在植物形态及功效有所区别。明代时期,中医学家对芍药的认识有了一次质的飞跃,促使临床真正区分赤、白芍使用。随时代的变迁,历代医家对芍药性味功效的认识逐渐明朗。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苦,平”,到《名医别录》的“酸,平、微寒”,到《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千金翼方》《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备要》的“苦、酸,平、微寒”。分析历代各本草著作对芍药性味功效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性味功效的内涵,可知赤芍与白芍虽分为两种药物,但两药性味较一致。

   明清以后,将赤白二芍的功效区分开来:白芍味酸平而入肝脾,为补血敛阴、平肝柔肝、止痛之品,对血虚阴亏、肝失柔和、挛急作痛等证较为适宜,主要用来治疗自汗盗汗、阴虚发热、胸腹胁痛、泻痢腹痛、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疾病;而赤芍味苦微寒入肝,为清热凉血、化瘀止痛之品,对血热、血瘀之证宜用之,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痈肿疮疡等。临床应用芍药时,应根据白芍、赤芍不同的功效主治,灵活应用芍药治疗不同疾病。

上一条:中药赤芍的历史沿革 下一条:赤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